我院特聘教授陈惠雄在《光明日报》发表复工复产署名文章 |
浏览:149次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28日 |
3月24日,我院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陈惠雄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了题为《以积极人力资源管理引导员工复工复岗》的署名文章。该文章是陈惠雄教授长期研究幸福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个新成果。 陈惠雄教授指出,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的第一资源,是复工复产的关键要素,也是有序恢复生产秩序、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基础环节。文章从积极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新的管理思维;政府服务前移:构建复工复产的公共服务网络系统;企业管理创新:推行积极人力资源管理举措;员工积极响应:以饱满热情投入复工复产等四个层面展开,为疫情防控背景下企业复工复产开出了一剂良药。 其中,积极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由陈惠雄教授结合抗击疫情背景下的复工复产问题首次提出,是一种由“以组织绩效为中心转向以提升员工幸福感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复工复产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被中国理论网、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经济网、新浪网以及多个政府网站转发,受到一些企业家的好评,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新的经济管理理论思维,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关链接:陈惠雄,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五个一批”(理论)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负责人,现为衢州学院商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本经济学、快乐(幸福)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商学院 祁 营)
|